侨批中的党史 | 对新中国发展充满憧憬,重病老华侨在家书中这样寄语儿女……
发布时间:2021-07-14 18:23:06
【
大中小】
【
打印】
【
关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充发掘五邑银信(侨批)的红色印记和背后的故事,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联合省、市媒体,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侨批中的党史》,带你回顾那段峥嵘岁月,感受华侨华人的家国情怀,通过讲述五邑银信中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我寄语中华之青年人加倍努力,为国为家为人民公众后世子孙之乐园而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一位旅居美国数十年的老华侨许满大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如是寄语在国内的儿女和青年。

前日,
在市博物馆,
记者读到这封饱含着
浓浓家国情怀的侨批。
海外侨胞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希望祖国独立、富强、民主,是他们念念在兹不懈的追求和根本信念。
市博物馆宣教文创部主任张一知介绍,根据相关调查,许满大为旅美华侨,祖籍台山水步,有一子两女儿。“这是他1959年9月15日写给儿女恒杨、春合、春美的信。”张一知说,“许满大于1931年前后到美国谋生,几十年来,他历尽艰辛,目睹居住国飞速发展的同时十分关心祖国的命运”。

新中国成立伊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快速发展,各条战线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海外华侨对新中国的发展充满憧憬。在许满大写给儿女的这封信中,他说:“祖国今日之局势将定必向荣。”
在这封近5000字的信中,许满大也向儿女讲述了自己在美国的经历和感受,介绍自己所观察到的美国社会状况。信中,许满大关于国家发展、前途的判断也多处可见,如“国家为万世万民永久之基业”“无知者未见出过外国实未知国家之重要性,未受过外国人之欺凌侮辱与迫(剥)削,未明白外人之强力与思想,所以无知者不明新祖国之国家主义实意诚理”。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刘进介绍说,根据调查了解,许满大是一位在海外打工的华侨。“但是,在这封信中,他却能够从数十年的海外经历,一方面向儿女介绍了真实的外国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比,判断出新中国的发展趋势,对新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在那个年代,一位普通华侨能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实为难得。”
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人民生活水平仍不高,还有不少困难。而这一时期,中国青年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受多元价值观影响,存在政治信仰迷惘和理想信念模糊的问题。
“根据许满大与家人之间的其他书信我们了解到,当年其子女面对国内生活方面的困难,也有出国谋生的打算。”张一知说:“但是,对于子女的想法,许满大认为是不可取的。他认为,青年人不应该因为国家暂时的困难而逃避。”
在信中,许满大说:“身为男子生于斯长于斯而育于斯,应尽爱国保家之责,当今祖国建设难苦之期,无论何人不能逃被(避),如有逃被(避)者是为国与家之大道不道,而无爱国保家之责任心,该不能成为新中国之公民,仍而新中国亦应当不必要如此等莫须有无责任心之公众逃民。”

在信中,许满大号召青年人要团结起来,一起为国家建设作贡献。他说:“一祸一福全在中国青年人之手上,我希望青年人努力前进,有为则可以有望也。”
“从许满大在信中所说的情况看,当时他有重病在身,这封信已经被他当成了自己的临终遗言。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谈国事多,家事少,把一生对家国的情感浓缩到信中。”刘进说,“在这封信里,我们看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良好家风的世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