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港澳台工作
【学思践悟】为香港未来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7-07-21 16:26:00】 【打印】 【关闭
导  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一国两制”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我们党对“一国两制”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一国两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在香港继续成功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指南。

7月1日,烟花在维多利亚港上空绽放。当晚,香港举行大型烟花汇演,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图片来源:新华社)

 

  季夏之月,树木方盛。习近平总书记在时隔9年之后重临香江,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为新一届特区政府主要官员就职监誓并发表重要讲话,表示祝福、体现支持、谋划未来。联系香港回归20周年走过的路,细细品味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其情殷殷、其语谆谆,读之可明其意,思之可见其心。


  一、讲话阐明中央对港方针政策,为香港未来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理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包括: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要牢牢把握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稳定两个基本宗旨;要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要始终坚持“一国两制”实践不走样、不变形;要坚持依法治港,坚决维护基本法和中央权威等。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一国两制”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世人系统阐述“一国两制”核心要义和对港方针政策,宣示中央政府贯彻“一国两制”“不会变、不动摇”和“不走样、不变形”的决心。同时,还毫不含糊地向“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主动“亮剑”、划出底线、表明立场。可以说,通篇讲话富有哲学意蕴,闪耀理论光辉,凸显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为“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继续成功推进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讲话凸显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观,使香港同胞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中增强信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讲话中深情回顾香港历史,分析了香港从被迫离开祖国怀抱再到回归祖国怀抱、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让人们在前后的强烈对比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香港回归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正面肯定香港落实“一国两制”构想取得的成绩,回应了国际社会上“唱衰香港”的论调,深刻阐明深入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的“四个符合”和“两个最佳”:符合香港居民利益、符合香港繁荣稳定实际需要、符合国家根本利益、符合全国人民共同意愿;“一国两制”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讲话让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有了新的认识,为香港同胞鼓劲加油,增强了香港各界继续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的信心。

 

  三、讲话抓住了香港同胞渴求发展的心理,道出香港普罗大众的心声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了解香港,在讲话中一针见血指出香港在本地立法、教育宣传、社会共识、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振聋发聩。他也深知香港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少年希望快乐成长,青年希望施展才能,壮年希望事业有成,长者希望安度晚年,这都需要通过发展来实现。”

 

  面向未来,他提出“三个支持”,回应香港社会的关切:一如既往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支持香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发展战略中发挥优势和作用。同时表示,中央有关部门还将积极研究出台便利香港同胞在内地学习、就业、生活的具体措施,为香港同胞到广阔的祖国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讲话讲到香港同胞的心坎上,非常接地气,给大家吃了定心丸,让香港社会看到了希望。

 

  四、讲话融合古今文化特色,让香港同胞领略了国家领导人的风采和气质

  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底蕴深厚,在讲话中引经据典,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中国传统文化与香港本土文化有机结合。

    

  如讲到“依照中国的传统,男子二十谓之弱冠,今天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年礼”,并引用《诗经•小雅•斯干》中的“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意指弱冠之年的香港条件优越,人杰地灵,社会繁华。这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指明了香港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美好前景。

   

  为呼吁各界人士珍惜机遇、抓住机遇,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设、谋发展上来,他巧妙地借用了香港俚语“苏州过后无艇搭”,融入香港的语言文化,让港人感到亲切,一听就明白。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只有牢牢把握每一次发展机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设、谋发展上来,才能“弄潮儿向涛头立”。

    

  他还从古文中引申出“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之语,鼓励香港同胞只要积聚群体力量,集合众人智慧,就能事无不成、战无不胜。而出自《汉书•楚元王传》的“和气致祥,乖气致异”,更加明白地道出和谐稳定对香港发展的重要性,引人深思。

 

  五、讲话触及港人关切点,有利于香港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近年来,香港社会一些现象引发了部分人士对香港前途命运的忧虑。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地把握到香港社会的心态,特意强调香港要“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唤起香港同胞对来之不易的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珍惜,讲明“泛政治化”的危害,指出“香港虽有不错的家底,但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也面临很大的挑战,经不起折腾,经不起内耗”,希望特别行政区政府广泛团结社会各界,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今天的香港,只要敞开怀抱,何愁没有机遇?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全线贯通,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而当“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香港的腹地又何止一个湾区?从中国看香港,香港依然是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超级联系人”;从世界看香港,香港可以搭乘的,早不是苏州码头的小船,而是发挥着全球经济引擎作用的中国号巨轮。

 

  狮子山下、维港湾畔,回响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寄语,相信每一名爱国爱港、诚心诚意拥护“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香港同胞,一定会从讲话中感受到其对香港的深深关切之情,重拾“狮子山精神”,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续写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本文作者:庄宋太)

 

来源:粤海同心、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