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王常平:“以心交心”赢得少数民族员工信任
发布时间:2020-12-16 16:21:41
【
大中小】
【
打印】
【
关闭】
今年11月,王常平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被评为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民族团结不仅仅是一种交流,更是一种在交流中探索民族交融的工作。”无论是从事编辑工作,还是民族团结工作,王常平都用“以心交心”的态度,赢得了周围少数民族员工的信任;以“民族交融”为目标,践行着自己心中的民族团结之梦。
王常平所在的冠华针织厂,有176名少数民族员工,涵盖苗族、瑶族、壮族、侗族、土家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有85户少数民族家庭。他们当中不少人是王常平的“老熟人”。“我在这里7年多了,平时有什么事就会和他聊,没有隔阂。”2013年从贵州来到江门的布依族小伙王国合,如今已在江门扎了根,谈到王常平,“像家人一样”是他的第一印象。此前,王国合被小孩在江门读书问题及家人安置问题困扰了许久。王常平在得知情况后积极与公司、当地政府沟通,最终顺利帮助王国合解决了“烦心事”。“他真的很好,这件事解决之后,让我在这里更安心了。”王国合的话语里充满感激。

除了王国合,今年7月从广西来到冠华针织厂务工的瑶族员工黎勤芳,小孩读书问题同样成为她最大的烦恼。“当时我主动联系王编辑,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他。之后他到处沟通联系,最终顺利解决问题,现在我的小孩在附近小学上学。”谈起这件事,黎勤芳感到“很开心,也很温暖”。“我2002年左右来到江门,当时也碰到过这些问题,所以很明白这些问题对他们来说有多么重要。帮助他们的同时,不仅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还能够让他们对这里有更多的归属感。”王常平还经常在空闲之余走进厂里不同的工作部门,和少数民族员工拉家常,询问他们的近况。在大家眼里,他就是家人。
说起自己所做的一切,王常平表示,合适的土壤,是自己能够开展好这些工作的重要保障。“一些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对少数民族员工来说很重要,于是我和厂里的领导商量,在一些传统节日放假一天,并赞助资金,厂里也很支持。没有类似的支持,很多工作是很难开展的。”王常平说。对王国合来说,厂里的这个举措十分贴心。“农历七月十五对我们来说有特殊的意义,当时王编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去和领导沟通,让我在当天放假,这样的举动让我感受到了温暖。”王国合说。

“王编辑经常和我们聊天,了解我们的需求,同时也会给我们在生活上和工作上提出建议,让我们更好地融入这里。”来自广西壮族的小伙马文,今年6月来到厂里,已经认识了不少当地的朋友。“在工作中,我发现少数民族群体有一些习俗和习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在加深彼此之间交流的同时,也在探索一种求同存异又互相交融的模式,凝聚起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认同感。”王常平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会从法治教育入手,组织少数民族员工学习法律法规,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民族宗教政策,营造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